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时代,日本财政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就在国家即将崩溃之时,一个名为“SovereignWealthFund”的金融机构出现,成功的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日本。尽管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但城市却因长久以来的缺乏管理而陷入了混乱,失业率、自杀率和犯罪率急速上升。
余贺公麿(内山昂辉配音)的母亲早逝,父亲亦不知所踪,在舅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他就读于经济学部。家庭温暖的缺失让公麿十分渴望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家,某一日,他在银行中遇见了一位神秘的男子真坂木(樱井孝宏配音),男子以公麿的未来作为抵押,借给了公麿大量金钱,公麿就此进入了异空间“金融街”,在那里,有许多和他一样失去了未来的人们,靠着战斗来实现各自的梦想。
结论:
可能作者的重点是言情,这个经济现象只是框架,只是用来表达他所想的某种价值观。我反倒对剧中经济金融现象较真了起来,因为想看的就是经济现象,金融现象;
所以以下就是我的较真:
2022年10月19日下午
作者想表达的理解: 黑钱就是股市和楼市的繁荣
或者说信用资产,但这还是有差别的,你去借朋友钱的时候会考虑他的信用或者你俩的关系硬不硬,自己手头紧不紧等,他可以靠自己的信用获得融资
但是股票的价格不是信用,总体来说是投资者的预期,长期来说可能是企业的信用,价值之类的,但是短期只是预期;
price is credit是极为不严谨的;
所以刺破泡沫后股市的市值就会消失,消失的财富,楼市被变卖,虽然存在,但是没一个人住。
日本经济梳理(在下边,我改了顺序);
梳理之后,发现:
《C》作者想表达的:
1.三国是用股票泡沫(黑色钱)等资产维持现有体系的稳定,所以就继续用泡沫制造泡沫,用未来换取现在的稳定,因为未来泡沫更大了,后面碎的时候对民众影响范围更大,伤害更高;更多的人失业,有一部分炒股失败后为了不让借钱炒股的债务留给家人自杀,这就是维持泡沫的代价;
问题:三国筹集的资金哪里来的?股票资产(黑色钱)可不是货币 (一但现实,相当于否定了作者的设定,然后就得不到作者的结果) 我姑且认为是用金融资产抵押去银行贷款得来的;银行的钱是央行发的,但是这个是真钱啊,是不会消失的;因为买入股票,证券交易所可不会让你用股票买股票,你得买了换成货币再买;所以经济危机引发股市暴跌,他就买买买;所以,黑色钱是啥?作者肯定想说的是credit,信用或者更多含有C字母的词,但肯定有信用;三国用信用换更大的信用,那谁给他换?金融街印钞机。什么是金融街印钞机?发行债券(包括可转债),企业的信用是债券;人们对企业的预期是企业股票的价格;所以是三国发债融资,融资买股票,维持股市不崩盘。谁买了债券,人,包括股民,包括可能会还有部分银行为了分散风险;可转债转成股票就不用还了,就是黑色钱;(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可能作者的重点是言情,这个经济现象只是框架,只是用来表达他所想的某种价值观。
我觉得这样想,更合理,因为对经济现象较真的人,是绝对不会把经济现象描写的这么轻浮的,反倒是言情写了一大堆。
问题:帮主角的那几个人是怎么把日元搞贬值的?
准确说就是发钱,但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毕竟这个东西是从债券市场上融资来的,怎么说都不会超过原货币m2; 假如1斤鸡蛋6.88元,每个人每年6w,假如每个人发6w,你觉得鸡蛋会多少钱一斤?
每个人银行卡上给你增加2000w,可能吗?就算可能,会很快有银行员工给你打电话说,系统出错了,我觉得全世界的银行只有一条原则:银行欠你的钱,可以,你欠它的钱不行,他会想方设法让你还钱。你银行卡上绝对不能出现不明不白的钱,有就要回来;
所以作者作品中的银行系统是意淫,并且是不考虑金融系统中的央行的,外汇管理局作用也被弱化了;
当有一堆人对着银行取钱的事传到媒体的时候,媒体会被审核,然后因为特殊交给政府,政府知道了这件事,然后视频会审核不通过。日本是有这个例子的。如果在中华,谁敢干这种有害于国家的事,首先会被人民制止,然后会被人民唾骂。
所以作品中媒体缺乏管制。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设定。不要问,问就是设定。
2.作品中金融街的打斗:技能是企业收购,兼并,出售“株”是融资等
打斗最可能指代,多空双方的博易,因为多头赚的钱都是空头的,反之亦然;K线的红蓝或者红绿;
但是股票是可以只存在多头的,就像A股,亏钱的是买进去不卖,后来没人买了掉下去,割肉才亏的;如果股票一直是上涨趋势,是可以只做多的,是可以都赚钱的,只是时间差不一样;
问题:在黑钱消失之前,赢的一般都是技能红光的(多头),输的是蓝光(空头),那为什么输的人不用红色技能呢?赢的概率大啊;因为导演不让;所以主角在最后一次之前都是红色(多头)技能,不是蓝色(空头);用了这个道理:对于小资金来说,顺大趋势才容易赢;
要是在上升趋势都做多,这还打个屁啊,观众看啥?所以打斗是为了好看;有一部分现实意义就够了;
3.雷曼兄弟破没,金融街破灭,加勒比共和国消失,这个设定没有依据。只是为了剧情;雷曼兄弟是美国的金融公司,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没救了房利美和房地美,没救雷曼。
4.很多人包括我也不明白的事:货币贬值,再怎么说都不会突变,因为货币是一国的信用,并且在全球化经济中有反馈。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1985年左右,美国本来就因为日元比美元便宜,国内经济被日本企业大吸了一口,所以才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所以日本经济下滑央行降息,所以热钱涌入股市楼市,所以泡沫。作品中一开始是,美国无法接受美元贬值,于是美元升值,各国贬值;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现象是这,但逻辑不是这;2008年金融危机是美国的次贷导致的,贷款给没钱买房的人买房,后来流量不足以维持,然后多米诺骨牌一个个倒;然后蔓延全球;
5.为什么最后之战主角是黑卡?设定是好看,但是总感觉和现实对应不起来;企业债是可以收回,但是这是证券交易所的事,跟金融市场开户的投资者有啥关系?那证券交易所是啥?作品中也没有对应啊,可以发行股票债券的机构,就是那个引主角进入金融街的怪人?那怪人的上级是谁?证券交易所一般会隶属于财政部,好像作品中也没财政部对应;
我又想到:
最后.作者的思路应该是:
根据现实的设定 + 自己意淫的设定 ====推导出=====现实不存在的结果(作为本作品的结尾)
所以说你要是不能接受这个设定,你也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前提:本作品设定以一部分现实为依据,加上作者自己想的设定构筑了作品。尽管作品一部分道理或者设定与现实不符,因为本身就是空想的作品,不是现实经济;
作者的一些设定:
1.一周必须交易一次;可以交易多次;
2.必须是一个多头,一个空头,一个赚,一个赔;
3.交易可以指名;
4.放弃每周必须进行的交易或者指名的交易,必须支付一半资产;
5.爱自己的ASSET,会在和别人对决的交易中更有概率赢;
6.可以和ASSET进行动物之间的一些行为;ASSET有意识和情感;
7.在黑钱消失之前,赢的一般都是技能红光的(多头),输的是蓝光(空头);
8.ASSET会擅自行动,做有利于主人的事;
9.不存在管理媒体的部门,或者监管很弱;
10.不存在监管市场中m2的央行,或者地位很弱;
等等吧,我懒得写了。
2022年10月19日下午
不是作者的理解:黑色的钱是货币
日本 负债/GDP > 290%(大概这个数字)
cctv2新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遭议员“逼宫” 但本人拒绝辞职,面对日元面值,仍然坚持量化宽松政策
这就是现实,作者那个主角让停止金融街印黑钱就能换个未来,完全就是意想天开;
那谁都知道印钱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能印这么快,可是鹰酱一直在印,美元指数还一直升值,日元还一直面值,你要是央行行长,你能不采取措施?
三国的逻辑是牺牲未来,守护现在
主角的逻辑是如果没有未来,还守护个锤子的现在?
于是矛盾展开。
可是问题来了:
问题1:未来和现在时间差多久,是几年,几十年,还是几百年?
问题2:你怎么知道将来没有新的金融手段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慢慢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兔子楼市的软着陆政策提供的参考;
日本历史经济梳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1945年8月,美国原子弹炸日本
二战后:约40%基础设施和工厂被毁,民众情绪低落,债务巨大
1945-1952年美国接管日本(当时旁边的苏联中华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帮日本,拆分财阀,经济命脉国有化,写宪法,土地法,劳动改革,土地改革。教育改革等经济重组;1952年撤军;
1952-1955 朝鲜战争,美国需求日本造战争物资,日本经济迅速爬出泥潭;
经济全球化浪潮:日本大量出口产品逐渐是:农产品。相机,汽车,电子产品,经济飞速发展
1954-1972 日本经济奇迹
平均gdp>10%
财团体系,基本控制了各大经济命脉,并且相互持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财团代表:三菱,三井,芙蓉,住友,第一劝银,三和
财团:由若干(一般是同一个)产业链的公司组成, 有的财团有上万个公司
1973----1979 石油危机时间段
期间日本gdp 4%左右
1973年 石油危机 日本99.7%石油依赖进口,油价暴涨,消费下降;省油的日本车大受青睐,企业家意识到技术特别重要
1979年 石油危机 日本99.7%石油依赖进口,油价暴涨,消费下降;省油的日本车大受青睐,企业家意识到技术特别重要
期间:美国央行行长 保罗沃克 面对经济停滞,通货膨胀,选择牺牲短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大幅加息-->通胀得到抑制,美元升值,进口的多了,出口的少了。----美国经济修整过后,几十年经济增涨
这段时间:日本的产品出口到美国,美国的产品消费者买的变少,相当于这段时间美国的需求有一部分被日本吃了,日本经济发展了,尤其是汽车公司。
美国那边也采取了措施都不太管用,于是想让美元贬值。
1985年9月,美英法德日,纽约 广场协议,联手让美元贬值(我猜测这几个国家都在美元升值那段期间在美国赚了不少,于是美国说,你得还给我,尤其是日本和德国,这俩赚的太多了,你们俩还得让本国货币升值,不然我们就贸易战打一打)
1985----1988年 1美元=250日元---> 1美元=130日元 日本出口
1985年第四季度 日元升值,日本经济衰退,汇率上升趋势,通胀稳定
日本央行:降息
刺激经济,汇率有向下的基本面,时间长一点会导致通货膨胀,但现在又不是很高,干吧
1986年 日央行实施降息,经济数据回到正轨,日元对美元升值趋势得到缓解,国内通胀水平合理
降息:贷款的人多了,实体经济(通胀),资本市场(资产泡沫)
投机的三大条件:
1.大量的热钱
2.不规范的市场
3.一定的稀缺性
代表:股市,楼市,还有其他的东西
1985--1991年 平均商用房价格 翻了3倍,热点城市则10倍以上
日本股指狂飙,公司买卖自己的股票比自己经营还赚钱,加上当时监管不规范,使用会计手段或者财务造假,各大公司明面上基本都欣欣向荣
各大财团利用这个也赚了不少;
整个国家的财富很多都建立在虚拟的泡沫之上,对于他们赚钱实在太容易了,(但来的快走的也快)
注意一些细节:
日本在197几年的时候被美国施压开放了金融市场,外资也大量涌入,制造泡沫;
日本公司当时发行可转债比银行贷款还容易,并且股票升值,他们转成股票这个债就不用还了。
银行贷款不好贷出去,央行又给了指标考核,咋弄?降低标准吧,以前不能贷款人或者公司的就贷给他们,不完成老板的指标我也是被开,没办法,对了,抵押物最好是房子,我卖了价格在上涨的房也不亏;抵押物也可以是股票;
投机客:我先分期付款10%拿到房产证,然后抵押给银行,拿到资金:然后我在用资金买房,或者买我认为要涨的股票,赚了钱卖出去,然后重复这个循环,只要流量维持住比并且,运气不要太差买哪个,哪个跌,这个循环就不会被打断;
财团:公司股票相互持有吧,稳一点,大家一起赚。
日本央行肯定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整个环境不支持;每个人都乐在其中,你给被人说,你在下面烧着火的锅里呢,现在舒服是因为水温还没到,快出来;那个人看不到自己的情况的话是不会搭理你的,有的人还会骂你,有的人听了你的,果断时间,发现别人没听的舒服了不少,估计又会进去。
1989年下定决心去大幅加息,收紧银根,降低流动性,刺破泡沫;
1989年12月,股市哗哗地往下掉;趋势依然逆转。两年之内股指:39000--->17000;
1991年,房地产才开始扭趋势,向下;
资产泡沫破裂,倒不如说资产价格趋势向下;
企业倒闭,银行坏账(持有股票,房子)
政府救助银行,民众储蓄都在里面,就给银行低吸贷款;(我觉得这样肯定不对啊,银行老板跟财团老板是兄弟,有办法怎么会只救自己,最好是收回银行账户规到国家的大银行,你这个银行该破产破产,我就救民众储蓄,变卖资产之后,能还多少还多少)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财团跟银行有一腿,银行拿央行给的低吸贷款又去帮那些应该破产清算的企业;
财团老大哥社会情谊又会去救小弟;相信都能度过难熬的冬天;
就像三体里面物资就这么多,都是想杀掉其他舰队收集物资让自己活下去,你要是分发物资,结果都不够吃,都得死;
1998年金融危机;
1991-1998年 日本失业率居高不下
于是,这种情况下日本就出现了很多宅男;环境造就的结果;时势造宅男?;
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gdp与30年前差不多;
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出版的动漫
我抱着想从中学到经济的什么东西,然而却是空欢喜。
因为设定本身就离开了现实本身,只不过用了大空头做空的例子,特别是看到香港只是微微一震的时候一下就想到了金融炼金术的作者索罗斯;
1.两个企业家为什么不能合作共赢,为什么只能一个赢钱,一个输?如果企业家是财迷只想剥削普通人民的话,两个资本家为啥不一块剥削人民?我想资本家剥削人民大众比剥削其他资本家要来的容易。然后饥寒交迫的人民奋起反抗,打碎,重组。
2.我以为会学到什么金融手段,然后小资本逐渐扩张,然而搞的是言情>金融
文艺作品里面的金融街里面不是资本的游戏,而是披着金融或者经济部分名词的技能,输赢不是靠财力的大小,对资本的高明运作手段,而是其他;如果是炒股炒期货的话,也没有什么图表和基本面的理解或者控制操作
3.没有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而胜之的人生智慧。
4.最相关的:日本的战后经济,日本的腾飞,日本失落的二十年,失落的三十年;作品题材还是结合了当时的背景吧;
设定还是值得称道的,当然,除了设定一无是处
画面好,人设有意思。
最开始看的时候的心情是【咦】,然后是【哇】,最后是【嘁】。
特别经济学。。
制作的还不错,不过这稍显诡异的人设实在不是我的菜!剧情构架还是有些小问题,11集的长度根本无法把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深刻完整,最后一集有点烂尾,除此以外无大碍,总的来说是部不错的作品 !新奇的设定,精良的制作,世界观很有意思,拿经济当噱头也搏了不少关注,值得追!
伪内涵,越看越觉得傻,打起来的时候哪里用到智商了混蛋!
4月卖萌的什么够多了。。。难得出来这么一部异类。。而且剧情很吸引我。。
果然我还是喜欢看奇怪的东西么……不过这剧本太给力了,金融街的本质多少还真给它这种奇怪的设定给表现到位……
制作精良,门槛说高不高,就算不懂金融专用名词,仍可以大致理解剧情。
嗯,这种怪异的设定我最喜欢了
抛开唬人HLL的设定之后,实在看不出剧本自身的特别之处在哪里。而且这NB得天书的设定啊。。。好吧我智商低,果断弃!
爆漫神马的。・゚・(ノД`)・゚・。 真的无关吗
从东伊到分形再到这一部C,其实已证明11话容量并不适应这类原创的世界系故事,制作时不免要顾虑是要缜密的设定?清晰地客观世界?还是只满足于单纯讲一个狭隘的故事?协调不好顾此失彼自然会有所谓伪内涵、一锅稠粥乃至烂尾的问题,希望这部c只是中村转型的阵痛并希望倒A再做这类型动画时给够集数
果然是school food punishment唱的ED啊,风格和东之伊甸时完全一样。
中村水准,五星之作。承认私心了为了还是被炮灰的三国桑活生生扣下一星。未来へ这种主题虽然场面很治愈旋律很正确,但始终觉得「把未来变成每一个现在吧让我永远留在今天」的三国桑才真正击中我的点。有人的地方就有未来,金融街的信用也永远不会崩溃,难道「现在」不是最容易失去的吗?好好守护吧少年
我大概智商太低了……完全看不懂他们的战斗除了体力和技巧之外,到底哪里用到“脑子”和“商战”……这片子不是超出我智商太多就是低于太多……我……我弃了……p.s.装B遭雷劈啊喂
透支未来以守护现在,这是大多数当代人在做的事啊。很深刻的主题。
居然觉得蛮好看的 = =
竟然爛尾了……竟然爛尾了……竟然爛尾了!!!
真女神转生金钱本色版,邪作!!(后日谈!后日谈!后日谈!!!真朱!!真朱!!真朱!!!!)